在韩国市场销售Wi-Fi设备(如路由器、智能**产品、含Wi-Fi模块的终端),需同时满足行业性Wi-Fi联盟认证和法律强制性本地认证(MIC认证)的要求。以下是截至2025年8月的最新政策解析及操作指南:
1.Wi-Fi联盟认证(行业性非强制但商业必需):
-性质:非韩国法律强制,但若产品使用“Wi-Fi CERTIFIED”标志或 “Wi-Fi 6/7”等术语,必须通过认证,否则构成商标侵权(最高罚款15万美元)。
-核心价值:
保障设备互操作性(如手机与路由器兼容);
强制支持WPA3加密、PMF(管理帧保护)等安全协议。
-豁免场景:设备仅内部使用(如工厂专用工具),可不申请。
2.MIC认证(法律强制准入):
-全称:Ministry of Science and ICT Certification,由韩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监管。
-法律依据:韩国《无线电波法》,未认证设备禁止销售,面临海关扣留、罚款及电商平台下架。
-整合关系:自2016年起,MIC认证取代原有KCC认证,成为Wi-Fi设备的核心合规门槛。
二、MIC认证核心要求:
1.适用产品范围:
-Wi-Fi路由器、中继器、物联网模块;
-含Wi-Fi功能的智能设备(如智能音箱、安防摄像头)。
2.技术标准与测试重点:
频段 测试标准 特殊要求
2.4GHz MIC Notice No.88 Annex43 14信道(2471~2497MHz)需单独测试
5GHz Annex45 强制启用DFS(动态频率选择)和TPC(发射功率控制)
6GHz Annex45(2024新增) 需支持AFC(自动频率协调),测试费用比5GHz高40%
新增安全要求(2024年):支持Wi-Fi 6/6E的设备需通过WPA3加密协议测试。
3.测试项目:
-射频性能:发射功率、频率误差、杂散辐射;
-EMC抗干扰:辐射骚扰(EMI)与抗干扰(EMS)双项测试;
-协议兼容性:需引用Wi-Fi联盟认证报告作为辅助材料。
三、认证流程与周期(6-8周):
1.文件准备(1-2周):
-技术文档:电路图、PCB布局图、射频参数测试报告(20项指标);
-本地化材料:韩文说明书、标签设计(含MIC-ID)。
2.实验室测试(3-4周):
-机构要求:必须在韩国RRA指定实验室或MRA协议机构测试;
-样机数量:3台预量产机(需预装正式固件)。
3.审核与发证(2周):通过后获得10位MIC-ID(如MSIP-REM-ABC-1234),需永久标注于产品(字体高度≥2mm)。
加速建议:采用预认证Wi-Fi模块(如高通方案)可免协议测试,缩短周期至4周。
四、费用明细:
项目 费用范围 说明
Wi-Fi认证费 5,000美元/款(申请费) 含会员年费5,150–20,000美元 |
MIC测试费 2,000–10,000新元 约1万–5万人民币(6GHz设备+40%)
代理服务费 5,000–20,000人民币 非韩企需本地代理提交
韩国wifi联盟认证建议联合MIC认可实验室(如AC米兰体育技术:13632500972)同步测试Wi-Fi协议与TELEC射频项,缩短整体周期至6周内。